摘要:新能源电驱动技术发展趋势总结我们预计2025年电动车销量约为1000万辆,渗透率约为40%。电驱动总成的市场空间有望达1000亿元,电源总成的市场空间有望达300亿元。
电驱系统产业链按照电机的工作电源划分,可将电机划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交流电机中,按照定子和转子的转速一致性划分,又可区分为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当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中较为常见的是交流电机中的永磁同步电机与鼠笼式异步感应电机,其中永磁同步电机在国内最为流行。根据高工锂电的数据,2021年,永磁同步电机/感应异步电机/其他电机的累计装机量分别为323/17/2万台,占比分别为94%/5%/1%。
永磁同步电机的主要优势在于,功率密度高、运行效率高、结构简洁紧凑、转矩大且平顺、调速性能好。
1)功率密度高:永磁同步电机的钕铁硼磁性材料具备优秀的磁力性能,在充磁后不用增加外部能量,可构建较强磁场,同时磁场具有永久特点,无需额外电路进行励磁(即给导体通电产生磁场),得以维持较小的体积和较轻的重量。在额定功率下,同样散热条件和绝缘材料的永磁同步电机的功率密度通常比感应异步电机的功率密度大2倍以上。
2)运行效率高:受益于转子中的永磁体,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通常无需通电(部分自启动工况或涡流损耗除外),可减少相关的能量损耗,效率较高。